近日,网友@ttdz发表微博声讨携程,称其购买的机票在日本回国时遭到航空公司拒绝登机,联系该网站后重新出票,却被再次拒绝登机,甚至被警察拦下要求配合调查,不得已该旅客购买了全价机票,行程受阻4小时后回国。经查,该网站的“供应商”涉嫌盗用他人航空公司积分里程为消费者兑换机票,造成损失并且造成行程受阻。
据了解,旅客通过该网站购买了日本航空的回国机票,但在办理登机牌时,航空公司发现该机票可疑,拒绝为旅客办理登机牌(航空公司业内术语为“挂起”)。旅客联系出票网站,事情败露之后该网站不但没有认倒霉,反而用另外一个日本旅客的里程积分重新出了一张票,更是教旅客自称“石原(出票用的里程积分账户户名)的亲属”向航空公司解释。
这是国内机票代理行业混乱的一个现象:无名旅客里程积分盗用。
机票代理无良 冒领旅客里程
某些机票代理在出票后,整理在乘机时没有主动要求积累飞行里程的旅客资料,“主动”为其注册里程积分账户,并将没有积累的里程积分重新补录到机票代理注册的账户中。待积分达到兑换机票需要的里程后,兑换机票再出售给其他旅客,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所以实际上,往往并没有具体的哪个人的里程被盗用了,但是这些旅客如果想起来补登积分里程,会被莫名其妙地告知,积分已经累计到同名但不是自己的账户。
这种现象曾经在机场地勤层面经常发生,许多旅客特别是团队旅客并没有积累里程的意识,会有个别办理登机牌的机场地勤暗自注册里程账户积累里程。但航空公司对这种行为早已严加整治,笔者了解到国内某著名航空公司在意大利罗马机场的地勤就发生过这样的丑闻,早已被开除。
之所以是丑闻,是因为许多航空公司加入了航空公司联盟,有些旅客虽然乘机时没有主动要求积累里程,会在行程结束之后通过自己平时积累积分的航空公司补登,而航空公司层面发生大规模的里程积累到无名账户的情况,会影响航空公司的声誉,所以早已彻底整治。但在机票代理层面,可以看到这种情况仍然在发生。据了解,这次丑闻虽然涉及的是日本航空公司,但机票出票公司则是英国航空公司。二者同属于寰宇一家航空联盟。
识别里程积分兑换的机票
使用里程积分兑换的机票,在“出票公司”和“子舱位代码”以及行程单三个地方都能露出马脚
出票公司
旅客购买机票,既可以通过执飞航班的航空公司填开机票,也可以由其他公司代为填开。例如国航自己填开的国航机票,票号是“999”开头的。而里程票有时是合作伙伴航空公司填开的机票,那么票号就不是本航空公司的票号。
子舱位代码
航空公司销售的机票,区分“物理舱位”,也就是我们说的头等舱,公务舱,经济舱。同时在同一“物理舱位”下还划分不同“子舱位”,便于销售和管理。
登机牌上一般都会显示“子舱位”代码,而使用里程积分兑换的机票,对应的子舱位代码与航空公司正常销售的机票对应的子舱位代码不同。
以国航为例,国航的公务舱子舱位代码为CDJZ,但是使用里程积分兑换的机票,公务舱子舱位代码为I
行程单
使用里程积分兑换的机票,“票面”价格为0,即没有票价。兑换积分里程,某些公司只需要缴纳机场建设费,而有些公司还要求征收燃油附加费。但行程单上都能看到。
使用联盟航空公司里程积分兑换的机票,由于航空公司不是国内航空公司,更无法出具国内税务机关承认的行程单。
航空公司整治 旅客无辜遭殃
由于这种冒用无名旅客里程的行为,既侵犯了航空公司的机票收益,也侵犯了旅客的权益,所以航空公司一直在规范里程积分兑换的机票使用。
事实上,由于使用英国航空公司里程积分兑换日本航空公司短距离,如日本国内线,中日航线需要的里程积分少,日本航空一直以来都在严格检查。
在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机场,某些航线的地勤人员,便使用上述3个方法判断机票是否为积分里程兑换的机票。一旦发现可疑机票,地勤往往会通过“对话”来核实机票的来源。
由于外国航空公司并不禁止为他人兑换机票,所以机场地勤往往会问“您的机票是哪儿买的”,而一旦旅客回答是“携程”这样的机票销售代理,而非自己的亲属使用里程兑换,那么航空公司地勤会当场宣布这张机票由于涉嫌倒卖当场作废,无法办理登机牌。这也就是文章开头,某机票代理网站,在电话中教旅客说“石原先生是自己的亲属”的原因。
我国航空公司在整治里程倒卖行为上已经有很成熟的做法,例如各大航空公司均设立了里程积分“受让人”制度,旅客需要自行设置实名制的受让人名单,并需要等待通常是2个月的冻结时间,才可以用自己的里程积分,为他人兑换机票。但是,国外的航空公司,也许是并没有遇到我国独有的机票代理混乱,往往并没有设立”受让人“机制。上述地勤人员通过”对话“来核实机票来源的办法,也是无奈之举。
机票代理行业亟待规范
本次事发涉及的旅客,旅居海外掌握外语,能够在问题发生时与航空公司自由的沟通。试想大部分外语不灵光的旅客遇到这种情况,还接到航空公司要求协助调查的要求,肯定是百口莫辩,有苦难言。
笔者在之前的专栏文章中,已经揭露了我国机票代理行业的各种混乱,监管机构不应该将互联网上频繁爆出的各种机票代理丑闻视作孤立的个案,应立即着手整顿机票代理行业的各种“猫腻”。
在本次丑闻当中,涉案网站调查后称“系代理商违规行为”。但值得关注的细节是,在旅客第一次被拒绝使用机票后联系该网站重新出票时,客服教旅客“当自己是石原的亲属”,明显是对此十分了解,甚至连里程积分账户的户名都能准确地说出。这显然不是一个如其声称“万分之二的概率”事件。
笔者多次到访过日本,十分佩服日本民族的“认真”态度。日本航空公司作为利益受到侵害的一方,在打击里程积分违规兑换机票时或许格外“认真”,但笔者听说过国内许多里程积分违规兑换机票遭到当场作废的案例,却从未听到有任何航空公司要求进一步调查,也从未听说过监管机构在机票代理行业如此混乱的今天,有任何如同整治腐败的大动作。也许,我们的监管部门也需要“认真”地对待这些问题了。
0
登录评论本文章